在以灌水的形式试炼了新工具多日之后,是时候开始写点原创,聊聊这段时间使用 AI 工具的感受和一些想法了。
What & Why
这是一个系列的开篇,主题是关于我和我的团队是如何将 AI 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,内容包括 AI 工具的选择、使用场景,以及其中走过的弯路和收获的经验。
为什么要写这个系列?其实,原因并不复杂。
首先,作为技术人,在尝试过新事物之后写点技术分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而且,如费曼学习法提到的:以教代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。
其次,分享不仅有助于帮助他人,也有助于提升个人品牌。目前,我准备开始着手开展个人咨询业务,那么写点文章,增加点曝光率,也有助于日后的业务推广。【有兴趣的可以后台留言,;)。提示:由于人在澳洲,国内的只能远程。】
最后,则期望通过这个系列,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 AI 工具,学会与 AI 共存之道,更好地驾驭它,改善生活和工作品质。
Why it matters
各位想必还记得在智能手机刚出现时不少人对于其使用的困惑,尤其是自己父母长辈头次接触它们时的表情。如今,智能手机已无处不在,不能适应它们的人将面对诸多不便。
AI 便是新时代的智能手机,而它们带来的变化更为深远。如果只是将它视为简单的聊天机器人、语音助手,那么你可能会错过更多的机会。
本系列将展示 AI 工具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,帮助你更好地了解 AI 工具,学会与 AI 共存之道,更好地驾驭它,改善生活和工作品质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将看到:
- 如何选择 AI 工具
- 如何打造全自动的端到端个人 note 收集和发布流水线
- 如何利用 AI 快速阅读论文和油管视频
- 如何利用 AI 处理你的源代码
- 如何让 AI 就一个主题相互对话,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
- 如何利用 AI 打造个人专属的 deep research
- 如何利用 AI 获得更好的浏览网页的体验
- …
How to improve
本系列是一个关于技术实践的主题,要不断精进自然离不开实践。虽然我相信本系列的文章一定会给各位带来一些启发,但要真正掌握这些技术,还是需要自己动手实践。
我个人建议:
- 明确目的,即明确你要解决的问题,然后使用 AI 工具解决它。面对困惑时,很简单:直接将问题抛给 AI,让它给你答案。即便答案未必正确,但至少可以给你一些启发。更何况,随着技术演变,AI 的答案会越来越准确。
- 大量阅读,范围包括:技术文章(当然包括本系列)、论文、视频、书籍等。但是,不要盲目阅读。在一段时间内,集中精力阅读某一类文章。并且,利用本系列中提到的方法进行快速阅读。
- 收集资讯,像阅读八卦一样,收集各类相关资讯。虽然社区活动和微信群也有帮助,但总体来讲不如在线资讯和视频站点。并且,由于 deep research 几乎已存在于目前所有主流 AI 工具中,你也可以利用它们来更好地收集资讯,实现左脚蹬右脚,;)。
阅读到此,若你对本系列感兴趣,请 follow 我的公众号,不要错过每次更新。